网站导航

万向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万向新闻资讯 >
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21)暨第七届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时间:2023-12-08 01:34 点击次数:123

  12月24日-26日,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21)暨第七届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会议主题为“面向‘十四五’: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活动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承办,《公共管理评论》作为支持期刊。来自全国8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期刊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现场会议和云端网络相结合的方式相聚一堂。

  大会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教授主持25日上午的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韦蔚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咨政服务等各项事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希望政府管理学院服务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国务院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丁煌教授作为学术界代表致辞,并提出了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即理清学科的根基与核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弥补学科短板,彰显学科的中国特色,强化学科发展的比较视野与全球视野。大会联席主席、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旭峰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为主题,体现了公共管理学界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下命题: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公共管理学科如何培养出更加优质的复合型学术人才,既能够用规范的社会科学方法解释中国治理体系特点和优势,又能够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治理体系故事”。章文光代表承办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本届会议的投稿及筹备情况,本届年会创新性地设置了组稿摘要的投稿模式,共收到有效投稿914篇,来自298个机构,覆盖52个研究领域,均创历届新高,有力地推进了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海波教授主持了之后举行的年会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的7位资深公共管理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分享观点。

  25日下午至26日上午,来自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近百位学者分别围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城乡融合、乡村治理与贫困治理、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应用、政府监管、行为公共管理、政策创新与试点、乡村振兴与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地方政府行为与制度环境、协同治理与多元参与、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全球治理与比较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等22个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学术探讨。

  26日中午,朱旭峰主持了会议闭幕式。朱旭峰和章文光为本次会议优秀论文颁奖,于海波进行会议总结致辞。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期刊主编沙龙,邀请国内外11家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知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就期刊投稿、评审发表、公共管理研究议题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据悉,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致力于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尤其是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前六届会议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下一届将由南京大学承办。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万向娱乐

Copyright © 2027 万向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