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万向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唐图有声|倍儿爽!看古人如何吃喝玩乐过大年
时间:2024-02-07 14:06 点击次数:55

  在民国以前,大年初一这个节日都叫做元旦或者元日,这个名称由来极古,在《尚书·舜典》中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才把元旦这个词让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又将传统的元旦改为春节。

  很长的一段时期,过年要吃五辛盘,喝屠苏酒,这种风气从先秦就开始,一直到现在一些地区都还有一些流风余韵。

  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元日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什么是“五辛盘”呢?其实就是用薄饼卷上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这五种生菜食用。因为是春节的节令食物,又称“春盘”。

  喝酒当然也是这一天的重要内容,一种是椒柏酒,一种是屠苏酒,屠苏酒似乎在后代更流行。喝酒次序也很有讲究,要从年龄小者开始,老人最后喝。因为小孩子是得了一岁,而对老人来说,这是生命里又逝去一年。苏辙的《除日》诗里有一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自汉至清,正旦朝会一直是宫廷内部庆祝新春的重要典礼。群臣觐见皇帝并进献贺礼,齐呼万岁;赐酒摆筵,宴会在舞蹈与戏曲中进行;礼毕,群臣按规矩依次退场。宋徽宗时期的元旦大朝会,参加者不仅包括当朝大臣,还有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者。

  民间相对欢乐很多。北宋时期,正月初一叫年节,首都会特别开放三天“关扑”这种赌博游戏,大家早上起来会互相拜访祝贺。“压马路”逛街也是大家的首选,街头巷尾都是各种食物点心、生活用品的摊子,还有搭起来的临时棚子,卖各种小玩意儿,其间也有专门表演歌舞的娱乐场所。

  《清波杂志》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种名片也叫“飞帖”,以至于形成了“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的状况。

  每家每户接受这些飞帖也很累,干脆在大门口做个过年专用信箱,大概就是用红纸做个袋子帖在门口,专门用来接受这些“拜年明信片”。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明清。明代才子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过年和爆竹联系在一起应该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最早可靠的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一时期,因为火药没有发明,所以爆竹都是真的竹子。

  在唐代的诗作里,就有不少关于爆竹的内容。比如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再如张说《岳州守岁》“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最有名的莫过于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清时期,爆竹种类越来越多。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爆竹就有“双响震天雷”“升高三级浪”“霸王鞭”“竹节花”“泥筒花”“金盆捞月”“叠落金钱”等名目,还有在地上盘旋的“地老鼠”、在水中的“水老鼠”等等特色炮仗。

  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这些如群星一样的文明,经过交融合流,终都依附于同一个主流,形成我们独特的文明。

  中华文化漫长的演变过程经历着纵横两个尺度的文化交融,横向是各类外来思潮的影响,本书关注的重点则是纵向的历程,即中国古代文化变迁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问题,涉及主题从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火锅、月饼、螃蟹)、服饰(秋裤)、社会生活(厕所、垃圾、快递、追星、阅兵、抗疫)到节庆(春节、清明节)、习俗、信仰(灶神、哪吒、玉兔)等。

  本书不同于那种宏大的叙事,而是着眼于古人生活日常,选择从文化变迁的细节来观照历史,这种边缘文化史为思考当下社会文化碰撞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切口。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在春节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春节是记载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符号,它饱含淳朴、执着的期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沉向往。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万向娱乐

Copyright © 2027 万向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